三尺讲台育桃李
——“遵规守纪标兵”之刘艳琴
刘艳琴老师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,也是一名普通的党员。她没有什么惊人的业绩,只是在平凡的教育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,始终以“一个党员、一面旗帜”的标准要求自己,在一言一行中注意维护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。
一、立足岗位,努力工作
2003年7月,丹桂飘香,菊花吐艳。大学毕业的刘老师默默走上了三尺讲台,就这样她一干就是16年。刘艳琴老师以一个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干一行爱一行,主动上试教课、公开课,向学生传递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与灿烂的文化,同时经常向老教师请教,积极参与课题研究,认真组织和参加教研活动,积极参与集体备课,认真完成教学任务,与其他年轻教师一起学习,一起成长。
教学工作,看起来平凡却是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的工作。刘艳琴老师认为,平凡的岗位,同样可以干出不平凡的事业,关键是要干一行,爱一行,专一行。近二十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,她一直保持一丝不苟、勤勉肯干的工作作风。每一节课前,她都会用两个多小时去钻研教材,认真备课,撰写教案,并且有条不紊地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。课堂上,她深入浅出地讲解每一个知识点,孜孜不倦地教导每一位学生。课后,她根据每节课的学习要点精心设计作业内容,并对学生上交的每一份作业,进行精心批改,对学生进行耐心辅导。在她的努力下,历年来所带班级学生的中考成绩都比较理想。
对于后进生,刘老师坚持用心去感化,用言行作表率,用真情去陶冶。
她记得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。他在家里绝对是个“小皇帝”,在学校无心向学。每天总是迟到,学习成绩总是很差。老师们只要一提到这位同学的大名,就只有一个动作——摇头。为了转化他,刘艳琴老师当了一回“侦探”,深入了解他的家庭情况,了解他的爱好,了解他的每一天。掌握种种情况后,刘艳琴老师在转化过程中做到“三个坚持”:一是每天早上坚持做同一件事,讲同一句话。就是一到学校,每天对他说“老师在校门口等你上学”。二是每天坚持亲自检查他的作业。三是每个星期坚持找他谈心不少于2次。三个坚持,刘老师持续了一个学期。俗话说:木可雕,人可塑。经过努力,这名同学变了,变得自信、变得勤奋。还有一位学生,由于违反学校条例被要求进行批评,刘老师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。当得知该学生没有回家时,她急了,责任心促使她赶紧从床上爬起,在寒冷的夜幕下,在没有家长陪同的情况下一个人到处寻找,直到晚上12点多,才在一个网吧里找到了正在打游戏的学生。等到她把该学生安排好后,回到家已经是凌晨1点多。
正是由于这份爱心、责任心,她所带的班级在学校的各类检查和考核中,表现都比较突出。
二、舍小家,为大家
刘老师十几年如一日地忘我工作,连续担任班主任十几年的她工作上有冲劲,兢兢业业、一丝不苟,始终抱着强烈的责任感和高涨的工作热情,努力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。她从未因家庭、小孩及本人的一些琐碎事情请过假,耽误过教学工作,总是“舍小家、为大家”。来自异乡的她连父亲去世时都未见上最后一面。在处理好家里的事务后,一星期后,她又全身心投入到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来。她总是时常告诫自己,要做到谦虚谨慎、勤奋好学,不断增强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。利用业余时间,积极学习现代教育理论,认真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在工作中以身作则、率先垂范,从不计较个人得失,和同事相处非常和睦。近些年来,她不断思考,认真总结,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,努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,促使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又得到了一次升华。